扫一扫
华纳娱乐花生油、橄榄油等食用油不得标识非转基因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农业农村部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公告称:“转基因食用植物油应当按照规定在标签、说明书上显著标示。对我国未批准进口用作加工原料且未批准在国内商业化种植,市场上并不存在该种转基因作物及其加工品的,食用植物油标签、说明书不得标注“非转基因”字样。”
公告意味着市面上常见的食用油如花生油、橄榄油、葵花籽油、茶树油等产品的包装上不得出现“非转基因”字样。
而根据2002年起实施的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当前市面上出现的五大类17种产品需要进行标识:其中就包含大豆油、玉米油和油菜籽油。
举个例子,如果市面上的大豆油为转基因大豆加工而来,则需要在产品的包装上标注为“转基因大豆加工品(制成品)”或者“加工原料为转基因大豆”。
虽然中国目前为止还没有批准任何的转基因大豆、玉米和油菜进行商业化种植,但是已经批准进口用作加工原料,如每年进口超过9000万吨的转基因大豆基本用于饲料加工和食用油的榨取,从而进入动物和人的食物链。
鉴于转基因食品一直饱受争议,绝大多数商家,包括食品生产商,贸易商,商超,电商等都选择尽量弱化转基因字样,所以即便是法定要求标识的产品,转基因的字样往往是羞羞答答的隐藏在产品标签的某个角落,甚至有转基因食用油冒充非转基因食用的情况出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将“非转基因”的字样大而显著地标注于产品或广告中,来博得眼球。
其实,早在2015年农业部就发布了《关于指导做好涉转基因广告管理工作的通知》,规定“对我国未批准进口用做加工原料、未批准在国内进行商业化种植,市场上并不存在该转基因作物及其加工品的,禁止使用非转基因广告词;对我国已批准进口用做加工原料或在国内已经商业化种植,市场上确实存在该种转基因作物和非转基因作物及其加工品的,可以标明非转基因但禁止使用更健康、更安全等误导性广告词。”
全球范围来看,涉及食用油产品加工的已获批准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作物主要有大豆、玉米、油菜籽。作为植物油食用大国的中国,家庭厨房常见的花生油、葵花籽油、橄榄油、茶树油等并没有相应的转基因作物被批准商业化种植,其实像转基因橄榄连实验室研究也基本没有,何谈商业化。